Book:store—收藏故事,續寫記憶✕諾貝爾圖書城回顧交流會|活動回顧

【書店不打烊・記憶繼續書寫】

📍 諾貝爾圖書城回顧交流會紀錄

你還記得嗎?
放學下課後,總會習慣拐進中正路上的那家書店。
有人買參考書、有人買2B鉛筆,
也有人什麼都不買,就只是想在書架間走走、翻翻、靜靜發個呆。

那家書店,叫做諾貝爾圖書城。
它從1988年開幕起,陪伴了桃園無數人成長——
37年過去,對許多人來說,它不只是書店,更像是一段青春的地標。

6月28日,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主辦、桃園獨立書店群協辦的
《Book:store-收藏故事,續寫記憶✕諾貝爾圖書城回顧交流會》溫暖登場。
這不只是一場座談,更像是一場老朋友的聚會。

活動當天,創辦人藍源德董事長親自分享創店故事,
副市長蘇俊賓也特別出席,致贈親繪小卡給藍董事長,
上頭寫著:「謝謝藍源德先生,豐富桃園、貢獻桃園這麼多年。」
那一刻,場面安靜而感動。

蘇副市長回憶起小六時諾貝爾剛開幕,當年快300坪的空間可說是桃園大事,
也提到如今雖然閱讀方式與時俱變,但桃園已孕育出二、三十間各具特色的獨立書店,
是文化再生的火苗、市府持續投入的推展契機。

書店人不只說故事,也一起走入城市。
當天大家也參與了《城裡有光:從老街走進文學的所在》走讀行程,
從統領百貨、文昌廟、景福宮到新民老街,
一步一腳印,也一步一段桃園與閱讀的深厚連結。

藍董事長回憶創業之初,不是「會讀書的人」,但因緣際會投入書業,
從桃園書城起家,開設過多家分店。

他說:「我只有一個要求——讓每個走進來的人,都能自在翻書。」
不推銷、不施壓,讓閱讀在這裡成為最自然的日常。

如今,即便書店即將熄燈,這裡發生的故事依然鮮明。
從有人在書店裡約會、成家,到孩子第一次獨自買書的經驗,
諾貝爾留下的,不只是一間書店的名字,更是整座城市的記憶。


📚 書店可以熄燈,
但故事會繼續被翻閱。
閱讀不會停,文化會繼續發光。
桃園的書店們,會帶著這份精神,走進下一段篇章。

#書店不打烊
#桃園獨立書店群
#諾貝爾圖書城
#收藏故事續寫記憶
#閱讀的城市 #城市的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