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桃噪響起》老街溪的啟發:巫秀淇的地方經營之路

 



老街溪,這條曾經是地方生活中心的小溪,見證了平鎮和中壢的歷史變遷。巫秀淇先生,作為一位深耕地方文化的文史工作者,從小便與老街溪結下不解之緣。小溪的加蓋與開蓋工程,不僅改變了當地的景觀,更深深影響了他的成長。透過對老街溪故事的探索與實踐,巫先生將這段個人記憶轉化為地方經營的動力,帶領社區走向文化復興與創新

Podcast 連結
🎧 想聽巫秀淇先生如何從老街溪啟發地方經營,並用行動讓家鄉文化重現光彩?立即收聽 Podcast!
🔗 https://creators.spotify.com/pod/show/i3book/episodes/ep-e2rq69a

老街溪的變遷:從記憶到啟蒙
巫秀淇先生自幼生長於平鎮,他回憶,老街溪曾是孩子們的天然遊樂場,河水清澈,魚蝦成群。然而,隨著城市化進程,老街溪逐漸成為排污河道,周邊環境品質日益下降。1989年(民國78年),老街溪加蓋工程完成,長達725公尺的河段被覆蓋成水泥地,從此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。

對巫先生來說,這段記憶充滿了複雜的情感。一方面,他為家鄉的快速發展感到欣慰,但另一方面,老街溪的消失也喚起他對文化與自然關係的深層思考。他開始意識到,地方的發展不能以犧牲文化和自然資源為代價。

伯公廟與地方故事的再挖掘
「伯公」,一位象徵地方守護的民間神祇。巫先生在研究地方文史的過程中發現,伯公廟不僅是信仰的中心,更是記錄著社區歷史與居民生活的文化載體。他形容伯公廟就像是庄頭的靈魂,串連起過去與現在,承載著地方的共同記憶。

巫先生透過田野調查,挖掘出許多與伯公相關的故事,例如居民如何以伯公為信仰核心,凝聚社區力量,甚至在老街溪被加蓋後,仍定期在廟前舉行祭祀活動。他說:「這些故事提醒我們,即使物理空間改變了,文化的脈絡仍然存在,只要我們願意去發掘。」

從故事到行動:地方經營的實踐
巫秀淇先生將老街溪與伯公的故事作為地方經營的核心,透過多元活動與創意規劃,讓這些記憶重新活躍於當代社會。他的實踐包括:

  1. 平鎮創意踩街
    巫先生策劃了一系列以老街溪和伯公故事為主題的創意踩街活動,結合地方歷史與現代設計,吸引了大批居民與遊客參與。在活動中,透過表演、故事導覽和互動工作坊,喚起了參與者對家鄉文化的興趣與認同。

  2. 橫崗背文化館
    他將一處廢棄空間改造成為文化展示中心,專門展示與老街溪和伯公相關的歷史資料與文物。文化館成為居民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場域,也吸引了學者與旅客的關注,成為地方的文化名片。

  3. 地方文史工作坊
    巫先生持續舉辦文史教育工作坊,特別邀請當地學生與年輕人參與,教導他們如何進行口述歷史訪談與文物保存。透過這些活動,他希望培養新一代的地方文化守護者。

地方經營的核心在於連結
地方經營的核心在於找回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,老街溪與伯公的故事只是起點,但它們告訴我們,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文化脈絡,只要我們願意去傾聽,就能找到屬於這片土地的靈魂。

地方經營並非只是保留舊有的歷史,而是要透過創新與行動,讓這些故事在現代找到新的意義。例如,舉辦活動時會特別融入當代年輕人感興趣的元素,讓老街溪的故事不僅屬於上一代,也成為當下的共同記憶。



#老街溪 #地方經營 #文史工作者 #文化復興 #平鎮故事 #伯公傳說 #社區營造 #桃園文化 #家鄉記憶 #文化守護